一、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
1、家庭结构不完整
相比起普通孩子,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似乎更容易受欺负。单亲、无父母的孩子更容易成为那些强势学生的目标。
2、胆小、懦弱
胆小、懦弱的孩子也容易受到欺凌,这些孩子往往行为举止懦弱,成为他人眼中“软柿子”,出现“人善被人欺”的现象。
3、与他人差异明显
另外,举止怪异,与他人行为有明显不同的孩子也会被那些“坏孩子”盯上,受到他们的欺凌。
4、锋芒毕露的
有些孩子脾气暴躁,锋芒毕露,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二、父母要怎么教育孩子面对校园暴力呢?
(1)不以大欺小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要认为自己力量大,或者朋友多,就成为欺负弱小的有利条件。
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不随意欺凌他人,被欺负时,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2)敢于表达
很多孩子内向、胆小,遇事不愿意表达,这样更加助长他人气焰,给自己贴上懦弱的标签。
父母要告诉孩子,面对暴力不要害怕,告诉老师和家长就会保护自己。
受到他人欺负时,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应,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坚决杜绝暴力的再次发生。
(3)勇敢面对
面对欺凌者,你越懦弱,对方气势就会越嚣张。
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要正面对待校园欺凌,正确分析问题,合理保护自己:
1.如果对方有伤害自己的意图,不要躲避,也不要主动出击,要大声呵斥他们,告诉他们再打自己就会还手,让他们明白自己也不是软柿子,避免他们进一步动手。
2.如果对方动手打自己,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打回去),但一定注意行为有度,保护自己的同时一定不能让他人受伤,事后要立马告诉老师家长,让老师家长出面解决。
3.如果自己不占优势,一定不要激怒对方,更不要与他人对峙,要选择合适时机,跑到人多的地方,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的帮助,做到好汉不吃眼前亏,合理保护自己。
父母平时要告诫孩子不欺负他人,从根本上杜绝暴力的发生。
生活中,父母要从多方面引导孩子提高自信,多参加集体活动,不要性格软弱、遇事不敢表达。
三、如霸凌行为严重,如何通过法律途径处理?
1、报警,打110。如果霸凌行为严重或涉及法律问题,应向警方报告,并考虑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2、要求立案。一般警察和学校都会选择息事宁人,道歉。这时你要选择坚持立案。话术如下:
“我坚决要立案,虽然我的孩子没有受到非常大的伤害,但是你能保证下次不受到很大的伤害吗?然后,他现在已经随意的殴打和辱骂我的孩子,他现在已经违法了,涉嫌寻衅滋事,我要坚决追究他的法律责任。我要立案!”如果对方是16岁以上,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如果是16岁以下,要追究他的治安责任。
这时警察会通知他对方的父母亲过来,大概率会让你撤案,因为一旦立案,这个孩子就有前科了,会有案底,影响一辈子。
这时,可以让他们父母和孩子写保证书。
3、要求对方写保证书。保证书是让对方父母、孩子真正重视,并害怕的。让他们签字、按手印,学校和老师做监督。
四、校园欺凌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校园欺凌的加害者如果是未满八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监护人将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可以通过尽到监护职责来减轻其责任。对于有财产的未成年人,他们需要使用自己的财产来支付赔偿费用。
2、行政责任
如果校园欺凌尚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欺凌者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通常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欺凌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情况下,虽然不予处罚,但监护人应被责令加强对其的管教。
3、刑事责任
在校园欺凌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欺凌者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自2021年3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将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因此,校园欺凌情节严重的未成年加害者可能会面临刑事起诉。
根据《刑法》的规定:
  •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如果犯罪情节特别恶劣,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也应负刑事责任。
校园欺凌可能涉及的罪名:
(一)寻衅滋事罪
(二)故意伤害罪
(三)聚众斗殴罪

点击了解更多学习资源下载